中醫(yī)藥對抗衰老新發(fā)現(xiàn):八子補腎膠囊可降低細胞炎癥水平
“人們都說皺紋是歲月的痕跡,可是我才剛三十五歲呀!”“以前能一口氣上五層樓,現(xiàn)在爬三層就費勁!”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從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七人普”的10年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量明顯高于前一個10年。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讓人們對衰老愈發(fā)重視。如何解決皺紋增多、青發(fā)變白、視力下降、骨質疏松、腰酸腿疼等衰老表征問題,避免衰老相關疾病的出現(xiàn),讓自己由內而外年輕態(tài),實現(xiàn)健康衰老成為熱議話題。近日,第十八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第九屆中西醫(y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廣州舉行。在抗衰老論壇上,暨南大學衰老與再生醫(yī)學研究院院長鞠振宇教授作《衰老的共性機制研究與干預》報告時指出,端??s短與人體器官衰老之間存在共性機制。有理由相信共性機制對多個組織器官都能夠起到干預衰老或延緩衰老的作用。靶向炎癥、表觀與能量代謝延緩自然衰老2013年,全球頂尖科研期刊《細胞》(CELL)刊文提出了9種細胞層級的“衰老”特征,揭開了人體衰老的真相。我們都知道,生命的過程在于細胞不斷交替更迭,而衰老的內因就是細胞衰老。通常一個細胞,正常情況下大概可以分裂50次,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修復能力逐漸下降,每當細胞分裂一次,每條染色體的端粒就會逐次變短一些。當端粒損傷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細胞就會死亡,堆積在體內,若不能及時排出,還可能釋放促炎因子,破壞其他正常的細胞。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及時清除衰老細胞,降低細胞炎癥水平對于保持年輕狀態(tài)十分重要。暨南大學衰老與再生醫(yī)學研究院院長鞠振宇教授從分子生物學角度指出,代謝和炎癥是衰老的兩個共性機制,不只是細胞衰老、器官衰老,整體的衰老都是有共性機制的,了解共性機制的重要意義在干預衰老時,去靶向共性機制就能做到一石二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