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抑制過度炎癥反應 ——西維來司他鈉或成“白肺”克星
前不久《自然》雜志(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科學影響十大人物,北京大學生物醫(yī)學前沿創(chuàng)新中心(BIOPIC)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云龍作為“新冠預測者”入選,他介紹,每年或現多個感染高峰。疫情的驟然放開,大規(guī)模的感染也隨之接踵而來,相比于12月上旬,現在更明顯的是急診重癥比例的增加,一些地區(qū)的局部醫(yī)療擠兌已然發(fā)生。為應對當下重癥醫(y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緊張形勢,床位不斷擴容,截至12月25日,全國ICU床位總數達18.1萬張,相當于12.8張/10萬人,盡管半個月內床位得到了極大調整,但對于各地整體趨勢來說仍然是“一床難求”,急診、重癥、呼吸等主流科室局勢依然焦灼。近日,“白肺”一詞被各大媒體網絡爭相報道,一時間熱度不減,雖然臨床占比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是重癥白肺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0%以上。12月27日,國家衛(wèi)健委醫(y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國防聯控會議上介紹,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現了炎癥就叫白肺,白肺應該是比較嚴重的肺炎表現。一般來講,肺部的炎癥比較重,滲出比較多的時候,也就是白色影像區(qū)域面積達到了70%-80%,在臨床上大家口語化稱為白肺。這個階段患者會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窘迫,尤其在現在的這一波疫情當中,高齡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現?!鞍追巍笔羌毙院粑狡染C合征(ARDS)的一種典型影像學表現,一般是指重癥肺炎在X光或CT檢查下肺部顯影呈大片白色狀而得名,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呼吸不暢,是新冠肺炎( COVID-19 )最常見最嚴重的呼吸系統并發(fā)癥之一。臨床研究數據發(fā)現,在417例COVID-19的陽性患者中,ARDS患者占比21%[1]。另一項來自于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26.1%的陽性患者因并發(fā)癥轉入ICU,其中61.1%的患者發(fā)生ARDS[2]。COVID-19中合并中重度ARDS的患者死亡率高達81.3%[3],另有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