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養(yǎng)生腎精虧虛的方法有什么
腎是先天之本,可是現(xiàn)在生活壓力這么大,過度勞累導(dǎo)致腎精虧損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腎精虧虛又有腎精不足、腎精氣虧虛、腎精虧損的說法,以生殖機能減退、早衰、耳鳴、牙齒松動、健忘等為常見癥狀。那如何調(diào)理腎精虧虛呢?今天就說一說古方養(yǎng)生腎精虧虛的方法。其一,用熟地黃、當歸和枸杞子三味藥滋補肝腎精血。熟地黃大補腎精陰血,乃是滋養(yǎng)之要藥;枸杞子補腎精,滋腎陰,三味藥材相互搭配,各取肝腎之所需,十分精妙。其二,腎精虧虛者必然腰膝酸軟、腿腳乏力,這是腎主骨生髓所決定的。因此,可以用牛膝和杜仲來緩解。因為在中藥中,遇到肝腎不足而腰膝酸軟、腿腳乏力的癥狀,會選用牛膝和杜仲,它們可謂是強肝腎、補腰膝的佳品。其三,在中國古老的哲學(xué)中,金水相生,乃是十分重要的概念。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故而,肺為腎之母。若要想滋養(yǎng)腎陰腎精,自然離不開對肺陰的扶持。于是,可以用五味子和天冬。天冬,也稱天門冬,性味甘苦,入肺腎二經(jīng),主要的功效是滋陰、潤燥、清肺、降火?!侗静輩R言》說得好:“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而其中的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歸肺;心、腎經(jīng),主要是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所以天門冬和五味子搭配,一補一斂,令肺津得養(yǎng),壯水以養(yǎng)腎。其四、腎精虧虛,肝腎之陰不足,必然生虛熱,而耳鳴、眩暈、盜汗、潮熱等癥狀皆與此有關(guān)。這時可以用生地和黃柏,生地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黃柏,乃是清熱燥濕,瀉火除蒸之品。兩者聯(lián)用,可以清虛火,養(yǎng)陰津。當然,如此多的養(yǎng)陰之品,離不開養(yǎng)陽之品的配合,這就是在陽中求陰的體現(xiàn)。陰陽相生而互根,只補陰不補陽,一切也無濟于事??梢杂面i陽和肉蓯蓉這兩味藥搭配,這兩味藥材皆是溫補腎陽的良藥。以